老米 发表于 2014-10-27 23:15:17

论举贤

    自古以来,“举贤荐才”就是人们心目中的一种美德。在历史上有许多“知人善荐”之士,如萧何荐韩信、魏元知荐陈平、徐庶荐诸葛亮、周瑜荐鲁子敬,乃至今天叶剑英荐邓小平......

    知人善用是一种艺术。古人知道用人不可求全责备、论大功寻小过的道理。凡是有才能的人,往往恃才放旷、狂傲不羁,“自古才子多风流”。所以,用人之道,贵在不拘一格,用我所用,不计其他,才能人尽其才,发挥最大的效用。

    襄公三年,晋国的国君问祁奚他告老后,谁能够顶替他的职位?祁奚推举众所周知的他的仇人解狐;果然解狐很好的承担了这个职位,后来解狐死掉了,国君又问祁奚,现在谁可以胜任?他又推举自己的儿子祁午坐了这个位子,祁午的工作能力也得到了其他很多人的认可,这段被千古流传的佳话就是“举贤不避仇,举亲不避嫌”。

    而与之相悖的却是“举贤避亲:《后汉书·蔡邕传》中说:"初,朝议以州郡想党,人情比周,乃制婚姻家之家机两州人士不得对相监临,至是复有三互法,禁忌转密,选用艰难,幽冀二州,久缺不补。"---意思就是:本地人不得在为本地为官,婚姻之家不得相互监督,有血缘关系或者婚姻亲属关系的人,不得在同一部门或者地区为官。

    又如北宋太宗时举行科考,当时宰相李昉的儿子李宗谔、副相吕蒙正的弟弟吕蒙亨和盐铁使王明的儿子王扶,三人凭实力一路过关斩将,最后廷试也录取了。

    但是当宋太宗看到他们三人的名字时,略思后说:「他们都是权贵子弟,和那些出身寒微的人竞争,并不合适;即使是靠真材实学考取,人们还是会说我对大臣徇私。」于是把他们三人的名字划掉。

    同样情形则是发生在南宋高宗时,宰相秦桧毫不避讳让自己的儿子秦熹、孙子秦熉,先后当上状元。宋高宗却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我们有理由相信,因为没有特权徇私,才造就北宋初年的兴盛;相反地,南宋开国之初,小人当道,官箴尽芜,以致积重难反,内忧外患。

    纵观历史,从古至今就有举贤到底要不要避亲的争论,现实中举贤避亲和举贤不避亲的例子也都有。其实,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亲还是不亲,而在于贤还是不贤,如果有真才能,再亲也可以举荐。

    《唐太宗论举贤》记载,“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为政之要,惟在得人。自太宗朝以后,人们在对“贞观之治”形成原因的分析中,无一例外地认为唐太宗的用人政策堪称高明。他能够举贤任能、广开才路,重视人才,这不仅记载于史书,在唐太宗的诗中我们同样可以有所感受。   

   “太液仙舟迥,西园隐士才。未晓征车度,鸡鸣关早开”(《赐房玄龄》),在诗中太宗高度赞誉了房玄龄的才能,称之为“上才”,并且赞其运筹帷幄之能。“还当葵藿志,倾叶自相依”(《赋秋日悬清光赐房玄龄》),更写出了融洽的君臣关系。这样的倾心之言能出自一位权利至高无上的封建最高统治者之口,让我们明白了为什么“上才”、“贤士”能任其差遣,贞观之治能在他治下实现!

    举贤有时也可以不拘泥与形式,作为举贤的另一种方式——自荐。在古代制度不完善,信息闭塞的情况下,是一条很重要的踏上成功的捷径。举贤者由于视野所限,不可能既见十步芳草,又知百里陵上柏。在开科取士之前,加上交通滞后,信息传递缓慢,许多躬耕山野的鸿鹄,囊萤苦读的寒门学子,如不破门而出,勇于自荐,往往会成为掩埋沙滩的金子,匍匐茅草之下的兰蕙。自荐的内驱力是为国效犬马之劳的欲望,是自立自强自信的胆气,是学富五车的实力。孔子虽未登高一呼,号召自荐,可他奔波14年,访问列国,游说诸侯,推行政治主张,寻求仕进机会以行道的行动就是自荐的典范。



古代有“举贤不避亲”,但更有一种说话:“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因为在瓜田李下提鞋整冠,虽然并没有偷偷摸摸,却难免有嫌疑。而在人才使用选拔上尤为如此,现在的官员,手里掌握着大量的社会资源,这些权利和资源都必须要为社会大众服务的。但有些人在进行分配时,却把自己的亲友和关系户放在首位。机关有些时候不排除是“一心为公”,可谁能保证这里面没有一定的感情因素?没有一定的假公济私?

    “常格不破,大才难得。”是宋政治家包拯的灼见。但是“不拘一格”绝不是不要“格”或没有“格”。选人无“格”将会模糊选用人才的基本标准和要求,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钻制度的空子而滋生用人腐败。解决这个问题的出路,不是要回到纯粹以“格”选人、以“格”套人的用人老路。在选人用人实践中,既要破除论资排辈的陈旧“格”意识,做到“不拘一格”,又要避免任人唯亲,严格“破格”的基本标准。

    中国有句古语“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不管从历史上还是从今天的现实中来看,即使放在古代人治社会,举贤不避亲实际上弊也远远大于利,更是人才选拔中产生腐败的一个巨大漏洞。更何况是今天的法治社会,选拔人才有规章制度可循,有一定的程序。如果“亲”真是个人才、贤才,按照合法的途径也一定能够崭露头角。因此,现在也更本不需要什么“举贤不避亲”。“举贤”交给制度就可以了。

    当前,我们正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迫切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人才难得。对待一切有用之才,应该尽早完善社会制度,完善法律法规,扭转人才大量流失海外的现状,坚决打击“鸡犬升天”的现象,加强社会舆论监督。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到了英雄都有用武之地之日,也就是国家、民族、社会繁荣昌盛之时。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论举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