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大高平公众微信

回帖: 0

唐太宗李世民残忍的一面

(帖号:03561798)
自古以来,坑杀降卒向为人所不齿,屠城更是极其不人道残忍的事。新旧《唐书》及《资治通鉴》中均有记载:"武德二年,秦王李世民引军自晋州还攻夏县,壬午,屠之。"这是一个怎样的情况呢?再早些时候,是尉迟敬德带兵助吕崇茂守夏县,唐暗中与吕崇茂来往"拜夏州刺史,使图敬德",不过最终"事泄,敬德杀之。"而尉迟敬德走后,"崇茂余党复据夏县拒守。"


从史书上记载,此段时间内并无什么恩怨,战乱之时各为其主,死守并无何过错,为何痛下毒手屠城呢?此时李世民年方二十,虽久经沙场,但如此年纪便可以这样的下令屠城,使人不能不佩服其心狠手辣了,由此观之此后的玄武门之变他为何能对其兄弟下手杀之。


但史书对这一段的记载实在是过于简短,数十个字便交代了过去,并未说明为什么屠城,屠的又都是些什么人,寥寥数语仿佛是有意要掩盖什么。笔者妄加猜测这或许是和县名有关。窦建德为夏王,此县名为夏。


而古人对于巧合之事往往归于鬼神,或以为互有联系,或者因此而屠城毁窦建德的风水宝地也说不定。而更要注意的是,此后再未见记载李世民有屠城的记录了,若真是如此,那城中刀下之魂恐怕冤了点。


相比而言,同时期的割据势力夏王窦建德却仁厚有德,贵为夏王却依然保持善良、简朴,在隋末这个动荡的时期,其统辖的境内却出现了稳定的治世。

唐太宗所做另一残忍之事也是处于史书的夹缝之中,不细看,便被忽略了。《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唐纪六记载了名水之战中"世民度黑闼粮尽,必来决战。及使人堰名水上流,谓守吏曰:‘待我与贼战,及决之。'.........,余众不知,犹格战。守吏决堰,名水丈至,......"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看见了李世民为了胜利不择手段的一面。兵法之中水淹之法必于敌军半渡之时,然而李世民却说:"待我与贼战,乃决之!"

明显是在敌我双方大军交战之时,要将所有的军队都同归于尽,以此求消灭刘黑闼的军队取得速胜。当然了,高级将领们(包括李世民)当然是不会有事的,而这个在历史上并不是很有名的水淹七军之战,恐怕是一个集体谋杀。


如果说以上这些杀的都只是和他无什么关系的人,谈不上什么感情,对他自己也造不成什么损失,那么,到了武德八年,著名的玄武门之变的时候,李世民一箭就射杀了其兄李建成,若不是被树挂倒,恐怕其弟李元吉应该也为其亲手射杀。旧史记载,玄武门所带伏兵为九人,这九人的在各史料上的记载略有出入。

玄武门之变,乃是行兵家刺杀之事,文人带于身边并无作用,且恐有累赘之嫌,所以《太宗本纪》中所说的房、杜二人不应当是伏兵,而应当是在城外带兵做准备,而并非在玄武门之内,李世民爱才也不会让左右手房、杜二人去冒这个险。

所带九人,皆是其手下常年征战的猛将:《隋唐五代史》记载:无忌云:"尉迟、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玄、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等九人"。建成、元吉并不知道有伏兵,所带这九人可谓是十拿十稳的,史书中的记载也是如此,李建成一箭毙于其弟李世民手下,李元吉也被尉迟敬德所杀,杀人者不过二人,而出动了九个大将,可知李世民谨慎求稳之心,所以由此也可以推断所带九人肯定都为武将,其他记载在列的文臣应该都是在外带兵以图后续之事。

那么,既然手下带了这么几个勇猛的大将,为何李世民要亲自射杀李建成呢?大可远观而不必亲自动手,既可以达成目的,又不用被后世说其弑兄弑弟。恐怕李世民对其兄其弟恨之入骨顾不得这许多了。

但即令当时宫廷内斗,这样对亲兄弟下毒手的残忍也令人不寒而栗,一箭毙命,需要的是注意力的集中不能有丝毫的犹豫。李世民果断的放箭只能说明他在那时已经看不到什么兄弟情谊了,李建成不过是其身登大宝的一块绊脚石,除之而后快恐怕正是他那时的心情吧。

而其后,又令尉迟敬德这个杀掉李元吉的凶手带兵向李渊逼宫,迫使李渊下诏承认了李世民的这次行动。此举恐怕也是有深刻含义的,手下那么多人可以派遣,为何偏偏挑了尉迟敬德呢?首先,不久之前,李渊曾经要杀尉迟敬德,是李世民求情才保了尉迟一命,对于逼宫这个事派尉迟前往应该就不会有什么对皇帝的顾忌,所谓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尉迟敬德见了李渊恐怕不会客气到什么地方去。


其次,李世民此时杀了太子李建成,自己恐怕没脸立刻去见老爹了,其三,尉迟敬德杀了元吉,赶到皇宫内肯定不会换衣服,血迹斑斑也是在向李渊表明现在的形势:你的儿子已经被杀了,你再不识相的话连你也会一起杀的!

李渊本来就是个老谋深算的俊杰,此刻非常识相的赦免这些叛乱的人,并且让这个杀了他儿子的人替其宿卫,马上立李世民为太子,很快就退位恐怕也是有心灰意冷的一方面吧。

李渊在经历了这样的变故之后,又活到了贞观九年,这样看来他身体应该是不错的,再做几年皇帝应该也不是什么问题。所以,李世民杀兄并非是其形势所迫,而是其觊觎大宝之心已经不可等待。杀兄逼父,李世民不管怎么样做都无法逃避这个污点。

李世民对于他手下的这帮猛将谋臣又是如何呢?在玄武门事变前夕,李世民招来房、杜二人,派遣尉迟敬德前去传唤(又是尉迟敬德,为什么恐吓人总用尉迟,估计该老兄长的实在对不起观众,日后李世民拿他去做门神挡鬼也算物尽其用了)"取所佩刀授尉迟敬德曰:‘公往观之,若无来心,可断其首来。'引自《资治通鉴》武德九年。对于自认为公认为心腹的房、杜二人果然也是毫不留情,不知道此二人后来在看《国史》时是什么样的感受。虽然是在玄武门这样一个危急的关头,不过李世民还是给人一点仁慈的心都没有,对于出生入死过来的手下依然怀有戒心,果然具备了做皇帝的资质。

另据史书记载,李世民与李世绩(徐世绩)有"外虽君臣,内实骨肉"之交,但这恐怕只是表面文章,笼络人心和做给世人看的样子罢了,李世民连亲兄弟都不放过,难道对这样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有什么骨肉之情吗?或者言外之意是说:"兄弟嘛,李建成、李元吉是你的榜样,好好给我做我的奴才吧!"当李世绩生病的时候,李世民剪须做药引,李世绩感动的一塌糊涂。到了李世民临终对李世绩托孤之语:我要把儿子托付给你,你不辜负李密怎会辜负我?李世绩感动的咬出了指血。但是,李世民将死之时教给儿子对李世绩的试探中,所有的"内实骨肉"就全都现出了真面目。李世民的儿子李治对李世绩无恩,李世民恐怕他驾御不了李世绩,便将李世绩先行贬黜,再由李治提拔并说:"我今黜之,若其即行,俟我死,汝于后用为仆射,亲任之;若徘徊顾望,当杀之耳!"。而结果呢?李世绩果真"受诏,不至家而去。"两个老谋深算的人之间怎么会有什么"内实骨肉"的感情在呢?假若李世绩家中有什么需要交代一下,或者父母病重或其他事情,岂不被斩?文皇帝所谓的能够"推心置腹""诚能格物"都不过是随便说说,政治完人的李世民也不过是一个精于欺骗的阴谋家吧。

贞观五年十二月,李世民与群臣论狱。魏征说了隋炀帝时,大理丞张元济发现冤案但却不敢上报时,李世民指责张元济未能尽忠。但是他忘记了,就在四个月前,贞观五年八月,同样是身为大理丞的张蕴古为了尽忠上表奏河内人李好德得心疾,"法不当坐",李世民就急急忙忙的砍了这个尽忠的人的脑袋,而事后又后悔,于是装出了"自今有死罪,虽令即决,仍三覆奏乃行刑。"看似有了悔意,其实真要砍人脑袋再奏几次也是一样的,并且这一条隋朝早有了(参见《资治通鉴》五六九年八月),何必现在又再作秀一遍。说别人容易,自己做起来难。


而贞观的中后期,李世民也由初期的较能纳谏并改正逐渐的改变,渐渐的不那么虚心纳谏,最后甚至变成了不接受臣下的谏言了。此方面材料甚多,不再细表。

李世民的人品也是值得考量的。有过史料记载和专文论述,李世民数次要看《起居注》和《国史》,想要篡改记录。而一代名臣褚遂良也是因为阻止了太宗观看影响史书内容而出名的,对于《太宗实录》中玄武门之变里对于自己不利的记载,强迫房玄龄按自己的要求修改,歪曲了史实,极其恶劣,连一向崇拜他的司马光都不得不说:"按建成、元吉虽为顽愚,既为太宗所诛,史臣不无抑扬、诬讳之辞。"

而李建成在现在已经有很多论文著作考证了他其实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建唐功劳并不亚于李世民,甚至要高于他,并且仁厚有德。罗香林《唐代文化史研究》一书中认为:"自义旗初举,以至攻克京师,建成与世民功绩略相当。而西河之克,固由二人之力,而京师之克,则建成所部更有先登之功。

《资治通鉴》九年所云‘庸劣'之说不足为训"。汪钱在《汪钱隋唐史论稿》一书中的《唐太宗》也认为"从史料透露出来的情形看,李建成为人简宽、仁厚,很有政治才干,也有军事才能......作用"。

而李元吉也并非一个一无是处的人。那么造成现在人们对于这二人的曲解便是太宗影响史书编纂的功劳了。唐太宗注重修当代史更是为了美化自己,为了自己后世的名声着想。李世民所开创的修当代帝王史更是为了方便以自己手中的权力来影响史书对自己的评价。由此观之,正史(官修)其实并非可靠。

并且现在对于李世民在晋阳起兵中所起的作用有了不同的见解,反复考证后认为李世民并非为主谋,他老爹李渊才是主使者。李世民篡改了史实拔高了自己的功绩,是为了使自己杀兄逼父得来的这个名不正、言不顺的皇位能够做的有理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大高平| 用户协议| 意见反馈| 免责声明| 网络谣言警示| Archiver|手机版|大高平 ( 晋ICP备14004426号 )

GMT+8, 2024-5-13 05:09 , Processed in 0.051360 second(s), 18 queries .

晋城网络警察

© 2015 大高平.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