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大高平公众微信

回帖: 0

高平新疆支教教师杨建和

(帖号:03567837)
        两年前,他毅然放弃平静安逸的教师工作奔赴新疆支教;两年后,他刚刚回到家乡仅仅两个月,就又主动申请延期援疆,再次踏上新疆这片热土。两年多的时间里,他写下了四万多字的日志,虽然记录的是自己援疆支教的工作生活,但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参加援疆支教以来乐观向上的精神,以及对自己的选择的无悔坚持。49岁的援疆支教教师杨建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援疆的道路上幸福并快乐着。



        9月8日,在新疆六师五家渠市第三小学的校园内,不善言谈的杨建和用夹杂着高平方言的普通话,向记者娓娓讲述了自己这段特殊的经历。

        两年多时间写下四万多字的日志

        “筹备了一个多月的援疆工作今天终于进入实施阶段——我们今天出发了。”2013年10月,赴新疆援疆当天,杨建和的日志《出发》开头这样写道。

        也就从那时候开始,杨建和开始以文字的形式,记录自己的援疆生活。

        “妻子常年在县城打工,儿子在镇上的初中正上初二,平常吃住在学校,每逢星期六、星期天,我在家一边给儿子做饭,一边辅导了他的功课。这次一走,无疑妻子必须辞职回家给儿子做饭,但功课呢,妻子二十多年不拿课本,是辅导不了的呀!好在妻子和儿子都深明大义,认为机会难得,还是让我出去锻炼锻炼,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为好。还有承包的责任田,我们那里是丘陵,机械化程度很低,交通不便,虽然只承包了六七亩地,但秋收打夏,需要肩挑背扛,没有我这个男劳力,仅凭妻子柔弱的身躯,完成任务还是困难重重,只好把大部分地让给别人种……”日志以短短几百字写出了离别时内心对家庭的牵挂。随后,杨建和又在日志中写道:“不想那么多了,前面即使是万丈悬崖,或是地雷阵,也要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随着地球自西向东的转动,喧闹的一天逐渐安静了下来。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忙碌一天后的生活最难将息。门‘吱’的一声推开了,同事邢玉江和一个陌生男子走了进来。按照惯例,寒暄落座,相互介绍。原来,这是第一批对口援疆,也是晋城市唯一的一个援疆干部,名叫韩爱国,在农六师的105团工作,离五家渠有一百公里,听说我们来了,专门过来看看。他向我们介绍了五家渠的基本情况,援疆注意的事项。不知不觉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我们依依惜别。老乡见老乡,没有两眼泪汪汪的感觉,倒像一阵春风,吹散了笼罩在我心头的阴霾。”2013年11月1日,杨建和在日志《他乡遇故人》中,讲述了晋城援疆干部慰问支教老师,老乡之间互相关心的事。

        “进疆不久,兵团人就自豪地向我们介绍:五家渠春有郁金香节,夏有荷花节,秋有观鸟节,冬有滑雪旅游节。今天,我们一小的三个援疆教师,在杨副校长的带领下,慕名游览了四节中最负盛名的郁金香节……敬佩,兵团人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在荒无人烟的盐碱戈壁滩上,创建了一个现代化的小城,一个集中外景观于一体的青格达湖旅游风景区……”2014年5月3日,杨建和在这篇《丝路花海五家渠》的日志中,讲述了观看当地景区的感受,以及对兵团人无私奉献精神的钦佩与敬重。

        短短两年时间,四万多字,那一篇篇日志更记录下杨建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以及对新疆这片土地的热爱。

        《课堂教学要吃透教材》、《给学生一个平台,还课堂一份精彩》、《复习课该如何上》……除了援疆生活的点滴记录,记者在这篇四万多字的日志中看到,杨建和还将自己的课研过程、教学模式的改变等心得体会一一记录在案。

        “两年的援疆工作虽然短暂,但在我的人生历程中,却是浓墨重彩的,是我宝贵的财富。人们常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援疆干部经常说:要想兵团人把你当自己人,你首先不能把自己当外人;我要说:援疆教师只有真情援疆,真心奉献,才有可能留下一点点芬芳。”在日志《真情奉献》中,杨建和写出了自己内心对援疆工作的不悔。他说,两年援疆路虽然很短暂,却是我一生炫耀和骄傲的资本。

        两年前他毅然选择援疆支教

        既然选择了远方,

        我们就要风雨兼程。

        幸福是什么?

        是历经两万五千里长征,

        到达陕北后的心情;

        是援疆任务完成后,

        登上飞机的舷梯,

        回头向五家渠的挥手

        ……

        这是杨建和记录援疆生活日志中的一段话,日志的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参加援疆行动以来,杨建和乐观向上的精神,以及对自己的选择的无悔坚持。

        而杨建和觉得这些日志不光是记录自己在援疆期间的点滴生活,更是一份向家乡人民递交的答卷,让晋城的父老乡亲知道他在这里干了点什么,让大家看到援疆工作的重要性,让更多人的了解新疆的风土人情。杨建和说,一开始自己写日志也就为打发时间,没想到写到后来就停不下来了。

        援疆前,杨建和是山西省高平市北诗中学的一名普通数学老师。2013年夏天的一个傍晚,给学生上完课的杨建和回到办公室,看到了一份鼓励教师进疆援教相关精神的文件。那一夜,杨建和辗转反侧,不能入眠。援疆支教,多么光荣而神圣的使命。可是,家里四口人,两个孩子读书,一个大三,一个初三,妻子没有工作,生病还花了好些钱,生活很是拮据,自己去援疆,家里怎么办?
        
        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杨建和最终还是将一份援疆支教的申请书递到了学校领导的手中。

        “都说那边环境恶劣,开始家人不太支持我去援疆,后来我每天给他们做思想工作,他们也就顺了我的意。”不过杨建和说,离家前,自己内心也是五味杂陈,对妻儿的愧疚、对父母的牵挂,离开同事、朋友的落寞,都同时涌上心头,但是这些并没有动摇他援疆支教的决心。

        2013年10月,杨建和来到了五家渠第一小学负责教研工作。初到新疆,从感受五家渠到认识兵团,杨建和自感责任重大,导致他失眠、胃痛、烧心,血压也升高,各种病痛和不适应让他不得不形成了学校、医院、驻地一个三角形的循环,他一边坚持吃着几十副中药调理,一边发挥着差异化的交流、指导、传导作用,一切只为了不白来一次新疆,一切只源于真情援疆。

        义无反顾再次援疆

        两年的援疆生活给杨建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尤其是边疆人民的淳朴热情,基层落后教学模式现状,常常浮现在他的脑海中。今年夏天,刚刚结束两年援疆回到高平的杨建和,再一次主动向组织递交了一份继续援疆申请,表示自愿延期援疆。

        就这样,杨建和再次踏上了新疆这片热土。

        家里有困难,为什么还要选择“二次援疆”?为名?为利?杨建和笑着摇了摇头说:“人活着,绝不仅仅是为了名和利,还有社会责任。”在他看来,组织上能把援疆这么重要的使命交给他,让他觉得很自豪,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

        “我选择二次援疆是因为自己爱上了新疆这片热土和那里淳朴的人民。”杨建和说,兵团和边疆人民艰苦耐劳的精神也让他感动,值得他学习。

        更值得的一提的是,在杨建和首次援疆之时,他还与五家渠一小数学课题组教师共同完成一个有关兵团级小学数学的研究课题——《能力生根计划与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实践的研究》,并在兵团获了奖。这个课题从2013年4月开始进行,直到2015年5月才结题,历经两年多的时间,几乎倾注了他全部的心血,而杨建和的心愿只有一个:改变这里相对落后的教学模式,提高边疆教学的教研水平和理论水平。

        “我愿自己是教师队伍中一棵平凡的红柳,能吃苦团结、耐得住寂寞,能顽强不屈、昂扬向上,为边疆教学奉献自己的光和热;我更愿用我的默默无闻,用晋城教育人坚韧不拔、刻苦钻研的精神品质,成为建设新疆的历史见证……”杨建和说,行走在援疆支教的路上,洒下了无数的汗水和艰辛,但他也收获着,幸福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大高平| 用户协议| 意见反馈| 免责声明| 网络谣言警示| Archiver|手机版|大高平 ( 晋ICP备14004426号 )

GMT+8, 2024-5-4 04:57 , Processed in 0.052530 second(s), 23 queries .

晋城网络警察

© 2015 大高平.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