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大高平公众微信

回帖: 1

王同和:矢志不渝传承手工纺纱技艺

(帖号:03568529)

来自 高平政府网


  今年67岁的王同和是北城办事处冯庄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在他的家中至今仍保留着四台最古老、最原始的手工水纱纺织机。作为这门传统手艺的继承人,他矢志不渝传承着这门古老手艺,一心希望将这门濒临失传的手艺传承下去。


  走进位于冯庄村的王同和家里,刚进门就可以听到一阵清晰咔嗒咔嗒的纺纱机声响,四台水纱纺织机在40平米的屋里,两两并排放着显得格外井然有序,这正是王同和的手工水纱纺织作坊。作坊里四名纺纱工人忙碌的纺织着水纱,此时的王同和一边与工人交流纺织技艺,一边仔细检查着水纱的质量。

  过去的冯庄村,家家户户都有纺织机,人们大都以养蚕缫丝为生,后来村上的水纱纺织技艺几经波折渐渐萧条了下去。王同和介绍说,家里从爷爷辈起就有水纱纺织机,他们白天在地里劳作,晚上回来纺纱。自己的父亲王成维上世纪六十年代曾在北京一家店铺当学徒,回到村后他传承了爷爷的手艺,在家搞起了水纱作坊,利用在北京的一些人脉,专门为北京一些店铺提供水纱。后来文化大革命时,村上的纺织机大都被砸毁,村上的纺织技艺就此日渐消落。改革开放后,父亲修整了被毁坏的两台纺织机,重新飞起了梭子,为过去的老客户继续提供优质水纱。


  王同和的父亲多年来坚持在家创办水纱作坊,本着诚信经营,水纱的销路一直很好。父亲去世后,出于对水纱纺织这门手艺的热爱,王同和子承父业,继续运转着父亲的手工水纱纺织作坊,并且他又在村上找来两台破旧的纺织机进行了修整,在父亲的基础上扩大了作坊的规模,由两台纺织机增加到了四台。他朴实的说,手工水纱纺织技艺不仅是父亲的一门老手艺,更是他用心经营的一份事业,所以他要坚持把这门传承手艺传承下去。

  谈到水纱的用处,王同和说,水纱是戏曲里各行角色梳裹发式的用品,稀薄如纱,用时授水,故得此名。现在剧团里使用的水纱大都采用机器批量生产的水纱,价格便宜,只有一些上规模的大剧团才会使用手工水纱,手工水纱工序多,不易缩水、不易掉色、透气性好,使用寿命长。他制作的水纱,采用蚕丝作为原料,整个过程全部是用手工制作完成,其中包括抡经、上套、打纬、印染、晾晒等多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是精致的细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水纱的印染颜料也是他精选上等的天然颜料自己熬制的,这样就从根本上保证了水纱不掉色、透气性好。


  王同和制作的手工水纱工序多、成本高、质量好,但面对市场上销售的机械化水纱,王同和的手工水纱销路也越来越窄,紧靠北京一些老客户和本地的一些剧团来维持。现在随着年纪大了,传承手工水纱纺织技艺更让王同和万分担忧,他说,多年来经营水纱作坊,让他对手工水纱技艺有了一份特殊的热爱与执着,为了将这门古老的手艺一直传承下去,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感染身边更多的人走进并了解手工水纱纺织技艺,将其作为一种传承文化、古老技艺一直传承下去。(金莎 张姣)

山西高平推荐

山西·高平
最新:高平市锦华街道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首次公示
     

7级

确实很好见到了,应该传承下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大高平| 用户协议| 意见反馈| 免责声明| 网络谣言警示| Archiver|手机版|大高平 ( 晋ICP备14004426号 )

GMT+8, 2024-5-2 05:32 , Processed in 0.056912 second(s), 26 queries .

晋城网络警察

© 2015 大高平.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